▼肥田一久,尼康攝影儀器(中國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~~
Nikon F接環鏡頭演進
自此之後的50年,歷經鍍膜、電子技術的進化,Nikon在鏡頭光學、鍍膜、操作、標示等設計,也隨著時代而有所變化,陸續推出多款鏡頭。多數時候官方並沒有宣告分類,但愛用者依據發表時序,大致歸類出A、C、K、N(AI)、AI-S、E系列、AF、AI-P、AF-I、AF-D、AF-S與AF-G這幾類型鏡頭。
其中較為重要的變革,包含1972年C系列開始引入鏡片多層抗反射鍍膜;1977年隨Nikon FM 推出的N類鏡頭,正式進入鏡頭現代化的世代,開始支援自動開光圈索引(AI),在機械相機盛行的年代,透過AI的機制,相機能知道鏡頭最大光圈值,與設定光圈值,從而自動設定快門速度。
而1983年AF鏡頭的出現,讓鏡頭對焦實現自動化。Nikon研究自動對焦系統早在1971年就發表了試驗機種,但直到1983年隨同Nikon F3AF發表的AF Nikkor 80mm f/2.8,才開啟了自動對焦的世代。
不過AF Nikkor 80mm f/2.8並非常見的Nikon自動對焦系統,且流通在市面的數量也少,與後幾年發表的AF鏡相較,對焦馬達是裝置在鏡頭內。而大家常見的AF老鏡,是1986年推出的第二代自動對焦鏡頭,利用機身內的對焦馬達,轉動鏡頭底部的卡榫來進行自動對焦。
雖然利用機身馬達轉動對焦系統,能降低鏡頭成本並輕量化,但對鏡組較重的長焦距鏡頭來說,卻容易造成對焦緩慢甚至無法帶動的缺陷,所以1992年開始Nikon針對這類鏡頭推出內置馬達的AF-I系列。1992年同年,更因應智慧型閃燈系統,加裝了焦距回傳晶片,讓閃燈系統能針對距離資訊,更準確控制出力。
AF鏡頭雖然能夠自動對焦,但具有速度慢與聲音大的缺點。所以1996年Nikon終於在鏡頭中置入超音波馬達,並把型號改為AF-S。不過內致對焦馬達的設計,並非適用於所有鏡頭,當時的AF-S與頂級鏡可以畫上等號。
近年數位單眼相機風起雲湧,Nikon亦針對數位浪潮,在2002年開始發表AF-G系列鏡頭,以整體結構來看,算是最大規模的改變。全面電子化,取消了機械式的光圈環,並將內置馬達,下放給大部分的中、低階鏡頭。這樣的改變雖然引起部分Nikon傳統機械式相機玩家的怨言,但對大部分採用數位單眼,或較近期電子式全自動底片機的玩家來說,卻能有更好的操作效能。
傲人的光學技術
Nikon的光學技術由早期引進德國光學技術,而後獨立研發,直至受到全球用戶的認同。光學上的成就包含,研發ED鏡片,改善色散問題;發展6mm魚眼鏡,可拍攝220度的視角,以及2000mm反射式望遠鏡;研發水底自動對焦鏡頭;第一個在小型相機上,發表光學防手震組件;研發全新反射奈米結晶圖層。當然還有許多在發表當時,相當先進的技術並未列在文中,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下方年表。
不僅只是滿足一般市場,顯微鏡、天文望遠鏡、測量儀器、以及全天候使用的相機,世界第一台水底自動對焦單眼相機,甚至還被NASA應用在太空船計畫上。Nikon對自己的堅持與驕傲,讓它不斷挑戰自己、不斷前進,並帶給用戶更寬廣的影像世界。
堅持為用戶負責
Nikon的SLR鏡頭源遠流長,從1959年起至今2009年,正好踏過半個世紀50年,而串聯過去到現在的關鍵,正是連接鏡頭與相機間的F接環。與其他相機廠商不同,Nikon在研發新的鏡頭技術前,不僅只考量進步,更注重老用戶的相容性,所以新鏡頭或許未能在老相機中完整呈現他的功能,但基本上都能使用,而新一代的機身,也多能使用Nikon先前的老鏡頭。
雖然這樣的設計理念,會帶來傳統包袱的拖累,但面對舊有用戶,Nikon還是以「負責」為中心思想。也因為這樣的理念,讓Nikon用戶常常是死忠兼換帖,且常見祖傳父、父傳子,一家人都用Nikon相機。F接環可以說是Nikon對自身的要求,也是對用戶的承諾。期待往後日子中,F接環能繼續陪伴Nikon用戶,紀錄感動的每一瞬間。
▼早年日本雜誌上刊登的Nikkor 50mm f/3.5廣告,至今本鏡還能透過F接環接續在數位機身上使用
<本文首發於DIGIPHOTO NO.37期>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