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整理:Joey Shen
由「台北市文化局」與「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會」一同舉辦的「有影嘸? 2009台灣攝影BAZAAR」,即將於8月26日隆重登場了。一連五天在台北世貿附近的信義公民會館(松勤街50號)盛大舉行,活動力邀風靡全台的「電音三太子」作為活動代言人,將影像與音樂結合,並以嘉年晚會的方式舉辦史無前例的「攝影微型博覽會」。
資料整理:Joey Shen
由「台北市文化局」與「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會」一同舉辦的「有影嘸? 2009台灣攝影BAZAAR」,即將於8月26日隆重登場了。一連五天在台北世貿附近的信義公民會館(松勤街50號)盛大舉行,活動力邀風靡全台的「電音三太子」作為活動代言人,將影像與音樂結合,並以嘉年晚會的方式舉辦史無前例的「攝影微型博覽會」。
電影底片─最適合拍攝高反差環境的創作媒介
因應拍攝題材,或者個人影像表現的喜好,來選擇不同底片進行拍攝,也是傳統玩家無法割捨底片的重要原因。對於底片特性了解越多,越能幫助攝影師掌握拍攝後的影像效果。
剛獲得普立茲攝影獎的紐約時報(New York Times),在經過一年多的籌備與規劃,終於在日前推出專業攝影部落格網站,並以「LENS」加以命名,可見報社對於該部落格影像品質的高度重視。為了讓網友更便於閱讀者,該網站不僅添加了許多多媒體互動功能,還將一般網站常有的功能欄目表省去,以期能有最佳的影像瀏覽效果,雖然目前網站上照片多以新聞紀實為主,但張張照片都相當精采,是喜愛新聞攝影玩家不可錯過精彩好站之一。(LENS網址:lens.blogs.nytimes.com)
在攝影發明之後,由於法國政府慷慨大方地(暫且先不管他們為了維持泱泱大國形象作面子的部分)免費提供銀版攝影術(Daguerreotype)的執行步驟,銀版攝影旋即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起來(除了英國 — 一位名叫Richard Beard的英國人買下銀版攝影在英國的專利來銷售使用權,並對任何有可能侵害此專利的人認真興訟。)
但是在銀版攝影的發源地法國,以及熱烈擁抱新事物的美洲新大陸,則是迅速席捲出一片銀版攝影的風潮。當時從事攝影的人,許多是為了討生活轉行的人像畫師,部分是軍人、政府官員,趁著旅途之便,到異地留下旅遊記錄,所謂的「藝術家」倒是少之又少;因此目前我們看到的早期銀版攝影作品,許多拍攝者都沒沒無聞。到了1851年玻璃濕版攝影法(collodian)發明以後,銀版攝影術便漸漸沒落了。
攝影的發明,並非魔術師從帽子中變出兔子般一蹴可幾。事實上,早在1826~1827年間,法國著名發明家尼埃普斯(Joseph Nicephore Niepce)便已在聖-盧德瓦的格哈區的自宅窗戶邊,「拍」下《窗外的庭院》。
▼尼埃普斯,《窗外的庭院》
▼東昇的旭日,與這台建設型(JS)蒸汽機車斗大的頭燈相互輝映。(Canon EOS Kiss Digital N+ EF 70-200mm F4L USM的168mm端。光圈F/6.3, 快門1/500秒, ISO 200, P模式, 自動白平衡, RAW轉TIFF, -1.00eV, 三道嶺)
撰文/攝影:Otis Yang
對畢業於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的賴翊雯來說,喜歡上攝影完全是受家人影響,早期看到父親跟舅舅時常利用單眼相機拍照,就覺得拿著相機捕捉影像除了帥氣之外,還可紀錄週遭的所有事物。並在幾年前看到就讀攝影系表哥所拍攝的作品,發現很令她感動的旅遊、人文畫面,裡頭的影像深深吸引她的目光跟心靈,誘發了翊雯內心對按快門的悸動,當下的她問了自己,是否也同樣有能力拍出這樣精采的照片,因而踏上了學習攝影之路。